拉斐尔勤勉好学,聪慧异常,很快就掌握了老师的技艺。他的作品与老师的作品就像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如果不署名,甚至分不清到底是谁的作品。拉斐尔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平易近人,亲切自然。在他笔下,精心的推敲融合在用流利线条构成的轻松自如的艺术世界中,一切都仿佛是天性的自然流露,是一派天籁之声。
1508年,拉斐尔25岁。他的叔叔、建造圣彼得教堂的负责人、著名建筑家布拉特曼,向尤利乌斯二世推荐拉斐尔来完成梵蒂冈的壁画。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想把全意大利的优秀艺术家都集中到罗马,用艺术美化这座“永恒之城”,使罗马成为“全世界的中心”。这为拉斐尔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从1508年开始,拉斐尔历十年之久,完成了梵蒂冈的宏伟壁画。
假如说,圣母像使拉斐尔有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那么,梵蒂冈壁画则使拉斐尔的艺术创造力达到了顶峰。这些作品使拉斐尔成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齐名。
拉斐尔为梵蒂冈完成了四组壁画,总的题目叫“教廷的成立及其巩固”,主题就是歌颂教会的权威与信仰。第一厅是梵蒂冈签署大厅,拉斐尔创作的四幅壁画分别是:《神学》《诗学》《哲学》和《法学》。第二厅拉斐尔根据诗人埃利奥多罗的诗绘制了四幅壁画:《赫里奥多罗被逐出神殿》《波尔申娜的弥撒》《彼得被救出狱》《教皇和阿提拉会见》,歌颂教皇的权力及其胜利。第三厅是“火警厅”,壁画《波而奇厅的火警》是歌颂教皇利奥四世用祈祷消灭火灾的神功,由拉斐尔的学生完成。
在这些壁画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学院》。这幅作品,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立的雅典学院为题材,表现艺术家把智慧和真理作为自己最高追求,也就是把希腊精神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这也正是一切人文主义艺术家的最高追求。
这幅作品,以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为核心,五十几位古希腊最著名的学者在自由讨论。这是一座纵深的高大建筑,学者们齐集一堂,好像在举行什么典礼,洋溢着百家争鸣的热烈气氛。
在建筑物的两侧,有两座雕像,一座是智慧女神雅典娜,一座是音乐之神阿波罗。这是一个极其神圣的地方,两位古希腊最伟大的学者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出现了。他们每人手上拿了一本很厚的书,似乎正在争论世界的本质。柏拉图用一个手指指向天,似乎在说,世上的一切,都是由天来决定的。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亚里斯多德是唯物主义者,他用手指指地,似乎在说,世界的一切,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其余的人,或者在听他们的谈话,或者在他们的周围讨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