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年,凯撒在法尔萨拉斯会战中彻底击败庞培,后者在逃亡埃及时被刺身亡。公元前44年,凯撒宣布成为终身独裁官。他连任执政官与道德监察,还被加以“统帅”与“祖国之父”的尊号,他的塑像与诸王并列,甚至使用只有神才能享用的黄金座椅、神车等物品。除此之外,他的言论更令人震惊,他曾说:“共和国啥也不是,只是一个没有形体的空名”,“现在人们跟凯撒讲话应当更慎重周到点,应当把他的话视为法律。”他的一系列言行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想到,凯撒早晚有一天会把王冠戴在自己的脑袋上。凯撒经营数十年的人心,抵不上一句独裁者的恶名。甚至布鲁图斯在刺死凯撒后也只是说:“我爱凯撒,但我更爱罗马。”足见人们执恋于罗马共和制度的程度。
然而,当时的共和制真的那么美好吗?凯撒生活的罗马共和国末期,政治制度早已适应不了国内的实际状况。一方面,随着罗马大军的东征西讨,奴隶与财富不断地流入罗马,社会分化越来越严重。大量失地农民、被释奴隶与退役老兵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流民聚集在罗马城中。而另一方面,当时罗马的政治制度却与公元前六世纪台伯河边上那个小城邦罗马在本质上并未有多大区别,政府每年都重新选举,政策朝令夕改;公民大会成了政客们操纵的工具,迟钝臃肿;而元老院,更是变成了几个世家大族聚会与勾结的场所。统治阶级内部所谓的“贵族共和派”与“骑士民主派”打得热火朝天;政府无力去管理那些流民,社会矛盾重重。
人们热爱共和制,但一定讨厌动荡、垄断与尔虞我诈;人们憎恨独裁者,但一定喜欢稳定、高效与充满活力。我们常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普遍的情况是,仅用屈指可数的几件大功大过就可以将人捧上天堂或者是踩入地狱,那为什么还要用那些琐碎的细节与难以捉摸的内心世界来评价一个人呢?正如最近上映的影片《萨利机长》中的一句台词:“我过去四十年载过无数乘客,现在他们却想用(我控制故障飞机紧急迫降的)208秒来论我的功过?”这样做,真的公允吗?
元老们刺杀凯撒的导火索,是他坐在维纳斯神庙前接受由元老院授予他的“神圣统治者”封号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站起来接受封号,而是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这种被认为是凯撒用来羞辱和激怒其元老院政敌们的手段同时也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刺杀行动是提前计划好的,时间就选在了凯撒东征帕提亚的前三天——3月15日。
在3月15日前夕,多种迹象都表明凯撒要在当天遭遇不幸,巫师斯普林那也曾预言并警告凯撒会不晚于3月15日发生危险。但在3月15日当天,凯还是决定动身前往元老院。他的妻子怕他遭遇不测提醒他带着卫队一起去,但凯撒却说:“要卫队来保护,那是胆小鬼干的事。”自己一人来到召开元老院会议的庞培剧院。在剧院门口,他笑话在那里等他的巫师斯普林那,说他的预言不灵验,因为3月15日已经到来,而他并没有遭遇不测,但斯普林那却说,3月15日确实到来了,还没有结束。在他步入会场的过程中,一位希腊的逻辑学教师递给了凯撒一张纸条,告诉他里面有很重要的信息,让他务必打开,可凯撒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直接走进了会场。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如开篇所讲,不再赘述。